关于日常佩戴口罩和家庭消杀的小小建议
对于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期间的日常的防护🧚♂️,之前学院群里转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已经进行了详尽的指导。现对于师生日常佩戴口罩和家庭消杀提出一点建议👨🏿⚕️𓀏: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毒在近距离接触或飞沫传播时🧑🦽,才会有较高的感染风险。除乘坐公共交通👨🏻🎤、去往密闭公共环境👩🏼🚀、与人交谈接触等情况🍓,在个人独处、无人的室外空旷环境这些低风险情况下可不佩戴口罩⬜️🪓。
2、媒体上经常提及的N95/KN95(GB2626-2006)口罩,符合YY 0469-2011/GB 19083-2010的医用外科口罩等。均是近距离接触患者和疑似病例的医务人员所需要的高标准口罩。防护效果固然很好,但市场上一片难求👩💼。
非疫区正常防护的状态下🔘,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阻挡飞沫🔽🧔。因此在家里没有以上所提及的口罩的情况下,正规厂家的普通一次性口罩也可使用。公共交通和密闭公共场合可佩带两层或在口罩内加垫医用纱布。
大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小作坊“日夜奋战”🤘🏽,“战利品”已流入市场,请大家尽量选择大型药店等正规途径购买。
3👨🔧、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消毒液适合在家用🤽🏼♀️,每次该用多少👨🦰🍎,怎么兑水,所以选购的时候很盲目,使用的时候更是随意↙️,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事实上,如果家里使用消毒液不当,会引起许多麻烦🫏↩️。消毒剂由于化学成分不同,消毒对象也不尽相同👩❤️💋👩,使用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若家庭自行消毒,必须严格按说明书上的配比使用🥐,消毒液绝对不是越浓就越有效🦸♂️⚓️。像过氧乙酸、84消毒液主要是用在医院和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腐蚀性比较强,不太适合家里用。若家里有车,可以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对汽车外表面和车里的空间进行消毒😿。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过氧乙酸具有腐蚀性和漂白性,所以最好不要用它泡洗衣服🥹。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使用时必须加100倍的水进行稀释,而且腐蚀性相当大。所以若家里没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最好不要用84消毒液。来苏水等消毒剂也不适合家庭使用⚪️。
大部分家庭在使用消毒液的时候用量很大,要不总怕消毒不彻底🉑,殊不知很多消毒液对家具和地板都是有腐蚀性的,而消毒液的味儿在家里使用也会弥漫几天都散不去,其实这种味道会慢慢消弱人的抵抗力。特别是家里有老年人和小孩,他们抵抗力较差🤱🏻,眼睛、皮肤黏膜和口腔黏膜逐步退化或发育不完善,会对身体黏膜造成强烈刺激。杀菌的同时♍️,含氯的消毒液会残留在空气中不挥发👮🏼,而且污染水源,更可怕的是它的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对人体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长期使用人会感到头疼、恶心,刺激黏膜,如果家里有体质过敏的人🎗,还容易引发过敏👌🏿、哮喘疾病等。
因此,普通家庭应尽量减少消毒液使用🧘🏼♂️,如需使用,可用棉球或纱布蘸75%医用酒精擦拭物体表面👀。酒精每日应用于人体大面积擦拭👪👨🏿🔬,或者用95%的酒精代替都是不科学的👝。95%的酒精杀菌效果远远不如75%的酒精𓀅,如要使用需用蒸馏水(娃哈哈纯净水可临时替代)稀释🪽,100毫升95%酒精加入27毫升水😯,或79毫升95%酒精兑入21毫升水。
4、每日早中晚三次开窗通风,每次20-30分钟,能有效减少室内有害物质含量。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务必清水再擦拭一次,稀释浓度后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
最后提醒各位:公共交通和密闭公共场所是传染的高风险区,如非必要请尽量避免前往🧚🏿。近日是病情发展的上升期,如需前往,请尽量配备高标准口罩。
生活“宅”一点🤚🏻,洗手“勤”一点🫅🏻,是避免病毒侵袭的关键。
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家庭防控国家尚无成文的指导意见🖥,且官方建议在不断更新、完善🧔🏿♂️。建议大家关注微信“丁香医生+”公众号,时刻关注疫情发展,查看实时更新的辟谣信息和防护知识。不信谣,不传谣,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共同打赢疫情防控的攻坚战。
